胎質(zhì):雍正青花瓷胎骨晶瑩潔白,胎壁薄而堅硬,瓷化程度極高,修胎一絲不茍;釉色,雍正青花瓷的釉色呈青白色,也有的青花釉為粉白釉,表面可見細橘皮紋;青料,雍正青花瓷的青料被分為純藍、灰藍、青紫三種。

雍正青花瓷的胎骨晶瑩潔白,在20倍放大鏡下呈糯米飯狀,胎壁薄而堅硬,具有極高的瓷化程度,輕輕敲擊能夠發(fā)出清脆的金屬聲音。并且雍正青花瓷的修胎技術(shù)也是一絲不茍,看不見旋削痕,就連瓷石顆粒也難以瞧見。

雍正青花瓷的釉色呈青白色,釉薄而精純,并含有密集氣泡。有的青花釉表面可見細橘皮紋,也有的青花釉為粉白釉,胎釉結(jié)合處也無火石紅。另外有一部分民窯青花的圈足處上有一層黃色的護胎釉,與純凈潤澤的青白釉交映成輝。

雍正青花瓷的青料有純藍、灰藍、青紫三種,純藍是標準的官窯瓷器,色澤極為純正,顯得潔凈無瑕,略見暈散,到了中后期青花瓷色沉釉底,發(fā)色穩(wěn)定雅麗?;宜{則是典型的民窯粗器,青紫則多見于民窯仿明作品。